美國求職數據分析
Career

大裁員時代,美國求職/ 轉職數據分析經驗分享

一眨眼15個月的留學生活就這樣結束了,而很幸運地,終於在一月時成功在美國轉職到數據分析的工作。(同場加映:【留學申請第一步】GMAT、TOEFL究竟要花多少時間準備?

不得不說以外國人身份(沒有綠卡/ 不是公民)美國求職真的非常非常辛苦且困難,再加上後疫情時代,各個公司都在大幅裁員,在經濟這麼不穩定的情況下,求職難上加難

接下來會分享一系列文章作為一個我求職的總結,也分享給大家。

在美國找工作真的是像一個pipeline一樣,有很多眉角要注意到,但是關關難過關關過,希望我的紀錄可以幫助到也在美國求職/轉職的你!

美國求職/ 轉職數據分析

這篇文章主要分成以下幾點:

未完待續

  • 美國求職建議/心得
  • 求職/ 轉職策略
  • 求職/ 轉職數據分析經驗分享
  • 國際學生在美求職建議

背景

有些人可能沒看過我前面的文章,在這先大致分享一下我過去的經歷,讓大家好作為一點參考。

  • 教育背景:西北大學IMC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 工作經驗:在台工作經驗約4年: Retail, eCommerce Marketing / Tech PM
  • 轉職:Marketing → Data 數據分析
為何轉職?
從西北IMC的data track發現自己對於數據分析的興趣,加上過去在台灣的行銷工作經驗已經將對於行銷的熱忱逐漸消磨殆盡,
剛好發掘到自己的新興趣,以及以個性上來說,我覺得自己更適合理性多一點的分析工作,所以決定轉職!

美國求職Timeline

我是2022年12月畢業的,在2023年1月拿到offer,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順利,一個月就拿到工作,但其實完全不是這樣!實際上我是從2022年7月就開始準備,直到2023年1月拿到offer,前前後後總共7個月的時間

以下附上完整的求職timeline,還有一些建議及心態給大家參考。

美國數據分析求職timeline
美國數據分析求職timeline

7月

  • Do research: 研究美國數據分析工作的準備事項&Sponsor H1B的公司有哪些
  • Resume 開始修改
  • LinkedIn跟修改履歷同步進行+找過去同事、主管幫忙寫recommendations
  • 開始「積極」找人coffee chat (coffee chat是一直都要做的,但從這個階段開始每週至少找1人聊聊)+想好coffee chat的pitch要怎麼sell自己

8月

  • Resume + Cover Letter 修改&定稿,並且找人幫忙給予feedback
  • 列出自己的Top Company

列出自己的Top 10/ 20/ 50 Company,並且標注是否有校友在裡面?有無跟裡面的人coffee chat?有沒有跟hiring manager/ recruiter/ hiring team的組員聊過?聊完的感受又是如何?

  • 持續coffee chat
  • 開始複習SQL
  • summer internship結束

9月

接下來一個月「完全沒有」任何公司回應我,那時候的心態真的非常差,覺得自己快要沒有機會了。儘管很多校友、學長姐都告訴我年末比較少職缺,但當自己遇到這個情況真的很容易進入崩潰邊緣

  • 投出第一封履歷application
  • 準備面試的1-minute/ 2-minute pitch(短的跟長的版本都要準備,依照情況回答不同的版本)
  • 持續coffee chat+找人refer
  • 根據公司、職缺客製化履歷
  • 開學(邊找工作邊上學真的很辛苦,建議最後一學期不要選太重的課)

回頭看來會建議大家一定要相信自己,拿到面試就是對於履歷的肯定,所以直到拿到第一個面試前,都要繼續改履歷,改到能夠被電腦及人工認可為止!

10月

  • 練習phone interview (通常第一關都是跟recruiter 20–30分鐘左右的phone interview)
  • 持續refine pitch以及準備好Behavioral questions+準備履歷上的經驗分享
  • 10月開始收到面試,而且陸續收到幾間大公司的面試,像是Square、JP Morgan、Capitol One等等。

在這有個教訓可以分享一下,我會建議一開始先投一些沒那麼dream的公司,先用小公司面試當練習,不然第一次就拿很想去的公司上戰場,很浪費風險也很高。

11月-Thanksgiving

之所以用Thanksgiving當一個分界點是因為在感恩節之前很多公司就開始休息了,基本上就沒有在發面試或是寄rejection,大家都沒有在工作的感覺,找人coffee chat也很難找到,大家都想放假lol

  • 持續刷題
  • 找人refer
  • 練習/ 準備面試

這段期間有個覺得面試表現非常好的機會,也以為會順利的拿到下一關,結果就被拒絕了。當時心情真的降落到谷底,越來越多質疑自己的聲音,身體也開始變差。真的必須再次建議,找工作一定要顧好自己的mental health,過程中勢必會一次次地遇到拒絕、挫敗,但是還是老話一句「相信自己」,持續努力、聽天由命。

Christmas後 – 隔年一月

很多人說基本上Thanksgiving後公司就不在招聘了,不過我自己是Christmas後又收到了一波面試邀約,所以這整段時間也是不斷的面試、刷題、繼續投履歷,這三件事在循環。

  • 畢業(12月初)
  • 持續準備面試
  • 持續刷題
  • 找人refer

1月

  • 繼續面試
  • Offer get! 就此不再投履歷 (心真的很累了)
在美國求職真的像是一個pipeline依樣,但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在美國求職真的像是一個pipeline依樣,但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美國求職面試流程

主要面試到的公司,基本上都有3–4輪以上的面試,然後每一round要準備的方向也不大一樣,有時候也不知道這輪會是behavioral還是technical,所以建議還是都先準備起來,才能關關難過關關過

  • 1st Round: Recruiter Phone Interview
  • 2nd Round: Hiring Manager Interview (Technical/ Case Interview)

跟Hiring Manager的面試有遇到Business Case Interview + Behavioral questions (BQ) 或是Technical Interview + Behavioral questions,主要也是看該職缺technical的程度。而technical questions我遇到的情況又不太一樣,有SQL live-coding、也有Take-Home Technical assessment(一樣有SQL),或是現場問我統計名詞、model要我解釋。

我自己是覺得這部分沒整握得那麼好,花太多時間在networking分配不夠多時間在technical,如果重頭來過我會花更多準備technical,因為這真的是一翻兩瞪眼的東西,不像marketing/ BQ問題是可以吹噓誇大的。

  • 3–4 Round: Hiring Manager’s manager/ Panel Interview

每間公司不大一樣,但通常會面到hiring manager的manager以及Panel Interview (面試者一對多的團體面試)

Panel Interview是什麼?

在Panel Interview(團體面試)可能會跟其他team member、其他manager面試,聊聊過去的經歷,
也有些公司panel interview前也會丟case studies,然後在panel的時候報告給大家聽。

我遇到的大致上是這樣(畢竟也沒有真的面很多家lol) ,最後還有遇到跟HR「聊聊」的,但那我就覺得不大像面試,比較像是確認意願而以,就不算在裡面囉。

數據分析求職實際數據 – 0.3%的上岸機率!

這裡分享我的找工作實際數據給大家參考。

我一共認真投了281個職缺,拿到14個recruiter的phone interview (4.9%),有進到下一輪或是更後面round的 Interview一共是7個,是的只佔了一半。 (2.4%)

這其中有一些recruiter聽到需要sponsorship就bye bye 了,也有一些說是on-time hiring,需要馬上on board但當時我還在上學所以也就沒下文了。

最後有一些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沒有下一輪了,所以其實recruiter phone interview是真的會篩人的!

  • Applied: 281
  • Recruiter Phone Interview: 14 (4.9%)
  • 2nd+ round Interview: 7 (2.4%)
  • Offer get: 1 (0.3%)

我一拿到offer就不繼續面試也不投了。很多人會說還是可以繼續面,才能夠negotiate薪水,但我自己是覺得以現在的經濟情勢看來,能夠上岸就先上岸,採取比較保守的策略。

在經濟衰退期間,在美國求職建議能上岸就先上岸,保守一點。
在經濟衰退期間,建議能上岸就先上岸,保守一點。

美國求職,履歷該怎麼投? — 海投or客製化?

海投

LinkedIn上有一個叫做「Easy Apply」的功能,就是按幾個按鈕就能很快把application丟出去。一開始我完全沒有嘗試這個功能,因為覺得被撈到的機會很低,但後來發現真的有人因為這樣找到工作。

之後我就開始用Easy Apply衝application數量,多幾個面試機會就多嘗試,也沒有什麼不好,尤其在這種經濟慘澹的非常時期,讓自己有更多機會非常重要!

客製化履歷

客製化履歷我又分成以下兩步:

❶ Step 1: 依類別客製化
根據不同種類的data工作 (ex: Business Analyst, Data Analyst),我都有各別的客製化履歷,針對需要highlight的部分加強,不相關的就拿掉。 (ex: MA的工作我就不會特別強調modeling的經歷)

❷ Step 2: 依公司/職缺客製化
先完成各類別的客製化履歷之後,對於更有興趣的職位我會加強版客製化,根據JD (Job Description)去改履歷,讓履歷跟JD長得越像越好!

內推的重要性?

而這其中我總共成功拿到referral的職缺共有44個(15.6%),而我拿到的14個recruiter phone interview中,其中有6個是從referral來的,由數據上來看,比起海投我還是建議能找refer儘量找!

話雖如此,在國際學生有時間壓力下,每天找人networking要referral也不是那麼實際,還是會建議referral搭配自己海投比較保險!
(不過也有聽到朋友說覺得referral沒有效,還是靠海投以量取勝,這部分就大家自行斟酌囉!)

Referral不是萬靈丹,但是它能夠讓你的履歷更快入recruiter的眼!

希望以上的資訊會對你有幫助,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我會盡量回覆的!祝大家都求職、轉職順利!

A Little Bit about Myself

Who I am: Oli
畢業於西北大學IMC,曾在外商科技業、FMCG、電商產業打滾的行銷人,近期轉職做數據分析。
熱衷於旅遊與美食,在我的Instagram: oli_chases,真實地分享旅美生活、職涯觀點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給我claps讓我知道它實用,我會努力繼續寫下去的!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在下面幫我按個讚,最多可以給到5個讚呦!你的鼓勵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如果想看更多留學申請文章,請看這邊,也歡迎到Instagram上follow我更多其他內容哦!

若你有履歷諮詢需求,也歡迎填寫諮詢表單,我會再與你聯絡呦!